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
水上驛站
大鵬灣水上育樂股份有限公司於103年起承租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位於小潟湖區的多功能服務區,並命名為大鵬灣水上驛站,作為許多朋友造訪大鵬灣的第一站,水上驛站提供多項親子設施,讓所有到訪者可以來此同歡共樂。
兒童賽車樂園
兒童賽車樂園位於水上驛站的1樓,提供十幾款不同樣式的兒童超級跑車,配合獨特的賽道設計與佈置,不只讓每個小朋友能一嘗駕馭超跑的樂趣,也能讓家長藉由道路標語與孩童進行互動,達到交通教育的效果。
賽格威-新型的交通工具,兩輪的平衡車、特設的挑戰場域,大鵬灣水上驛站讓您體驗前所未有的新奇駕馭感受。
水上趣玩-非動力
大鵬灣水上驛站引進龍船造型的腳踏船,一次最多可乘坐4位大人2位小孩,歷久不衰的天鵝船最多可乘坐2位大人1位小孩;不論是要全家同樂或是共度兩人世界,都歡迎來此乘船與紅樹林、招潮蟹進行最近距離的觀察與接觸;若您有一顆親水的心,也歡迎來這裡體驗獨木舟與立式划槳(SUP),在這平靜不易翻動的小潟湖裡,是最適合初學者練習的開放性水域場地。
水上趣玩-動力
大鵬灣水上驛站提供碰碰船的遊憩項目,與傳統的碰碰船不同,加入了水槍的趣味元素,在水面上的水戰一觸即發,是不論大人小孩在炎炎夏日都不容避過的趣味水上激戰。
航海咖啡吧
座落在水上驛站B1的航海咖啡吧提供飲品及餐飲服務,舒適的賓士桌椅、平價的消費、輕鬆的各式小品、現撈上岸的烤鮮蚵,搭上鎮日徐徐的微風,在這碧湖波光的懷抱裡才能飽嘗慵懶悠閒的滋味,豈是在冷氣房裡能享受得到呢!
特產直送賣店
還在東港人生地不熟的巷弄中穿梭與摸索,試圖找尋停車位只為了買一包遠近馳名的東港特產嗎?貼心的大鵬灣水上驛站特別與多間東港知名在地商家合作,用與直營店一模一樣的價格提供給遠到的您,是不管路過大鵬灣或者沒時間在此長駐的朋友們的一大福音喔!
DIY課程
結合大鵬灣曾經的養蚵歷史,大鵬灣水上驛站提供蚵殼風鈴與蚵殼DIY兩種課程,讓您可以把大鵬灣的美及在這裡的一切回憶都化做實體,永久留念。
陸域導覽
大鵬灣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態與軍史背景,如果只是走馬看花,一下子就錯過了美麗的種種景色,大鵬灣水上驛站提供陸域導覽服務,帶您騎乘單車遨遊需要預約的大鵬灣文史館、散落在大鵬營區的各個軍史遺跡,透過每段精彩的故事陳述,相信您對大鵬灣可以有另外一個不同層面的瞭解;整個導覽遊程還提供購物兌換卷,絕對是一趟有吃又有抓的豐富旅程。
水域導覽
1. 蚵農的體驗-大鵬灣曾經的養蚵史,靠著一片蚵棚架帶您領略這個篇章,透過蚵棚架的解說、體驗、採蚵、烤蚵的過程,相信每個人帶回去的不會僅是肥美的鮮蚵味,還能一嘗蚵農在此片蚵田所下的一番工夫。
2. 水上導覽-乘坐非動力的船體,水上導覽帶您認識濕地的構造、紅樹林的功能與招潮蟹的舞功;不僅僅是趣味,也是知識。
東港海鮮街
在臺灣有很多人只要一聽到「東港」,便自然而然聯想到好吃的黑鮪魚和櫻花蝦。沒錯!大名鼎鼎的黑鮪魚和櫻花蝦,正是令東港人十分驕傲的「東港三寶」其中的兩寶;還有另一寶是油魚子。「黑鮪魚、櫻花蝦、油魚子」這三樣寶,攻佔了每一間東港鎮餐廳的廚房,也成為遊客來到有「黑鮪魚故鄉」「櫻花蝦故鄉」之稱的東港鎮必點、必買、必吃的美食。
要吃東港好料理去哪兒吃?其實全東港鎮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海鮮店林立,但若要論用餐環境舒適、菜色新鮮豐富、餐廳聚集最多,又方便停車的地方,則非光復路莫屬,所以光復路又稱為東港海鮮街(海產街),遠近馳名,饕客們都像識途老馬一樣,知道來此大啖美食。
東港鎮光復路因為鄰近漁港之利,「尚青」的漁穫大概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新鮮直送各店,而且一日多市方便補貨,因此也有人說東港人的嘴最刁,海鮮若不夠鮮,料理若不夠好吃,東港人寧願不吃!基於同樣的精神,莫怪乎每間海鮮店的大廚師,總能將心比心,將最新鮮、最美味的好料理端上桌招待客人,讓人吃了還想再吃。
東港第一寶:黑鮪魚
各種鮪魚中以俗稱「黑甕串」「TORO」體型最壯碩、大如甕,體長可達300公分,體色上背黑(黑藍),英文稱Bluefin tuna,又稱藍鰭鮪,學名為「北太平洋黑鮪」。每年四至六月是最肥美的時候,會迴游至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域產卵。繁殖期間的魚肉營養成分最高。而且因為經過長時間游泳,此時肉質鮮美又有彈性。這也是為何東港鎮每年舉辦的「黑鮪魚季」都選在五月份開跑的原因。
其紡錘狀的流線體型,有助於水中加速前進,兩個前後排列的背鰭,以及兩側的胸鰭和腹鰭幫助黑鮪魚維持平衡與控制方向,尾鰭纖細而有力,真正有夠力!像個推進器一樣,迅速產生推力、加速往前以捕抓獵物。黑鮪魚是世界上游速最快的魚種之一。有多快?參考一下嘿:奧運金牌選手跑得夠快了吧!每一百公尺大概也要花9.7秒左右。陸地上行動最迅速的獵豹約需3.75秒,而我們奪冠的黑鮪魚小姐和先生,一百公尺只需短短2.5秒就到了!若是衝刺時,時速可飆高到160公里,因此贏得「海中保時捷」美譽。
黑鮪魚可說全身都是寶,市場販售價格也因部位不同有差異。最高級的是從腹部到鰓的部位、稱「大腹」「OTORO」、脂豐肉嫩,呈淡粉紅色,入口即化,也是最好吃、最貴的部位,通常做成生魚片。其次是中腹到尾部、稱「中腹」、油脂稍少,DHA含量亦高,屬中上等級。再其次則是魚背肉,油脂少,肉色豔紅含EPA。
黑鮪魚含有豐富的營養,對健康大有益處:
高蛋白、低脂、低熱量:蛋白質生物價高達90,能與胺基酸有效配合,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。
蛋氨酸及胱氨酸:增強肝臟功能。
牛磺酸:可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、降低血壓及血中膽固醇,防止動脈硬化。
DHA與EPA:含量為魚類之冠。多吃可防止血栓及心肌梗塞。
鐵與維他命B12:可預防及治療貧血。
核酸:可防止老化。
菸鹼酸與維生素B6:有助於兒童發育。
鉀:鉀能保持身體75%的水分,缺乏鉀將影響神經及肌肉的功能。
東港第二寶:櫻花蝦
櫻花蝦Sakura shrimp學名為「正櫻蝦」(Sergia lucens Hansen)。因身上滿佈紅色素及161個發光器,遠看如海底落「櫻」繽紛而得名。東港人稱『花殼仔』。
櫻花蝦屬大洋浮游性蝦類,為少數可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浮游生物之一。全世界產地僅三處有,即:日本駿河灣與其週邊海域、臺灣東港至枋山沿岸海域、菲律賓的巴丹島海域。這三個區域都有黑潮暖流經過附近。大都數人只知日本和臺灣產櫻花蝦,較少人知道菲律賓巴丹島也有生產,而且櫻花蝦的產值同樣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經濟條件。
東港捕撈櫻花蝦的季節是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五月,每艘捕蝦船均遵守總量管制與禁捕期規定,十多年來如一日,為永續經營海洋資源樹立典範。生生不息的櫻花蝦產業,每年帶來數億元產值,相關的食品加工、漁具、運輸等行業雨露均霑,為經濟發展與漁業資源復育之間開創出雙贏局面。
一般水產動物都擁有含水率高的特性,櫻花蝦也不例外。為方便保存而必須乾燥脫水。櫻花蝦含有豐富的鈣質、蝦紅素、幾丁質、甲殼素等成分,營養價值非常高,很適合做為發育中孩子、產婦、老人家的營養補給品,是最佳的健康食品。整隻蝦口感柔軟,可直接嚼碎,不論是熱炒拌飯拌其他美食或製成副食品當零嘴直接食用都適宜。
櫻花蝦加工方法:
日曬乾燥:製作過程較繁瑣,需要防止風大將櫻花蝦吹落或被鳥兒啄食,也會因氣候變化影響乾燥品質,保色度較差,乾燥後色澤為茶褐色。
熱風乾燥:製作過程較簡單,也不會受到外在因素或天候影響,乾燥效率高,保色度佳,乾燥後櫻花蝦色澤為橘紅色(如同生鮮時)。
東港第三寶:油魚子
油魚Oilfish是一種深海魚類,又稱「菱網帶鰆」或「薔薇帶鰆」。東港當地稱為「粗鱗仔」。油魚可做成餐廳生魚片材料,正因為油脂含量豐富,故稱油魚。白色的魚肉吃起來極為甜美,不過它的脂肪無法被人體消化吸收,是一種近似油蠟的質地,過量食用不宜。東港當地人取其卵仿照烏魚子的方式製作,醃成東港特有的烏魚子。市售真空包裝大都是烤製好的成品,因為是醃製品,各家鹹度不一。吃法與烏魚子相同,先將成品切薄片,搭配蒜苗及白蘿蔔入口,若喜歡清爽口味者可改搭蘋果片或水梨片食用,滋味鹹中略帶甘甜,香味及口感較烏魚子有過之無不及,令老饕唇齒留香,回味不已。
東港海鮮大街每家餐廳都有一道菜名稱叫做「那個魚」,「那個魚」究竟是哪個魚咧?
東港除了黑鮪魚出名外,還有「那個魚」也相當知名,當黑鮪魚已過產季時,「那個魚」卻正值新鮮產季,華僑市場不但買得到,而且還能當場鮮嚐。
「那個魚」牠的中文名叫做「小鰭鐮齒魚」,是狗母科的魚類,最大可以成長至七十公分、重約一台斤,而市場上所見到的,一般長度在二、三十公分間。身體前半部無鱗,尾部或側線上有少許魚鱗,鱗極薄,且容易脫落,一般人都以為牠們是無鱗的魚類,有點像小鰻魚!
「那個魚」為什麼會這麼美味呢?老饕推薦-煮湯、酥炸、還可以煮麵線或和速食麵一起煮。老饕超級推薦「酥炸」,把「那個魚」切成小段後,在熱滾的油鍋中酥炸,但是不能炸太久,這種烹調方式,吃起來可是「入口即化、齒頰生津」,保證吃過還會想再吃!
春天音樂祭
995年四月的春假,由2名外籍友人Jimmy和Wade發想,號召喜愛原創音樂表演的台灣樂團一起表演,在墾丁尋找到了場地之後,成為那年夏天的第一個「春天音樂祭」。表演者在台上盡情地嘶喊,樂迷則隨性地坐在地上、跟著音樂扭動起舞,所有人都融入於音樂中。「遠離壓力」、「慵懶」、「貼近自然」是春天吶喊最核心的元素。
此後年年舉辦,至今已超過15年,最初由私人籌畫,自2007年起則由公部門墾管處接手納入管理。表演場地也已經換過數個墾丁地區不同地點;參加的樂迷人數逐年增加,由最初數百人,攀升至今數千人。購票入場的費用更由200元漲到1500元,春吶期間湧入墾丁的遊客,於2007年曾經突破50萬人次,隨著大批人潮帶來的交通問題、垃圾問題、治安問題等,在在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。
誰也料想不到: 最初由少數人發起,純粹是為了好玩、放鬆、自然、藝術及實現原創音樂理念而辦的音樂季,如今已發展成超大規模的音樂盛會,數百個樂團輪番競秀下,墾丁春吶儼然已成為國內外樂團的年度朝聖地。原來呀!墾丁取之不竭的陽光、沙灘、碧海、藍天和綠地,加上音樂元素催化後,會變成最醉人的樂章,讓人不自覺將忙碌的腳步停留在此!
恆春三寶
昔日恆春三寶為「瓊麻、洋蔥、港口茶」,現今則為「瓊麻、洋蔥、西瓜」。
隨著時代變遷,三寶中的西瓜與洋蔥,仍是恆春半島為最大宗農產,然而瓊麻隨著台灣工業變遷逐漸沒落,現今只剩下「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」,提供遊客瞭解過去瓊麻的發展與興衰,為當時興盛一時的瓊麻工業留下見證。
瓊麻:
恆春三寶之中,其中以瓊麻最為著名且具歷史意義。臺灣的瓊麻是由美國領事德威遜引進的,最先只有在台北農業試驗所嘗試種植,第二年移植數株瓊麻到恆春熱帶殖育場。由於試種情形良好,開始大量種植;西元1918年,開始進口機器設備,也使得瓊麻生產邁向機械化。麻的用途多元化,除了做繩索外,還廣泛用於吊床、麻袋、鞋、墊褥、地毯、毛刷及紙等,甚至農場、工場也用來做包裝的材料。由於價錢看好,恆春鎮民紛紛湧向山野,把林木砍掉,將所有可利用的土地都種下瓊麻幼苗。產量最高時,曾一個月生產200噸,而博得「東洋之光」的美譽。瓊麻價格最好的時候,曾一斤漲到新台幣12元,恆春居民都先先後後發了一筆大財,甚至留下了「瓊麻抽絲起高樓」的俗諺,瓊麻遂成為恆春的代表。爾後,隨著工業興起,由於國際市場競爭激烈,價格一落千丈,種瓊麻的利益已微乎其微,恆春的瓊麻便於此時轉趨沒落,直到觀光事業又從恆春興起,恆春村民才又把種瓊麻的熱衷轉而投向觀光事業。
洋蔥:
恆春半島貧瘠的砂礫土與冬天強勁的落山風適合洋蔥結球生長。而且落山風越強,洋蔥品質越好。50年代自美國引進30餘個品種後,恆春即成為全省最主要的洋蔥產地,在70年代甚至佔了日本洋蔥總輸入的80%。每年3、4月洋蔥盛產期,可以在路旁看到金黃色的洋蔥成堆在陽光下閃爍著,車城鄉農會為行銷洋蔥,結合觀光辦理「恆春洋蔥節/嘉年華會」。同步開發許多的洋蔥副產品,讓洋蔥成為屏東縣的特產代表。
港口茶:
出產於滿州鄉的港口村,位於港口溪出海口,據說在清光緒年間,因當時縣老爺喜歡喝茶,而恆春半島都沒有茶樹,喝不到新鮮的茶,於是從福建安溪買來一批茶種於恆春、滿州試植,結果滿州鄉的港口村成功種植,茲因山坡地背對東北季風,迎西南季風,雨水充沛,適合茶樹種植,所以就叫做港口茶。港口茶多於山坡地以梯田栽植,產季可謂一年四季。只是種植面積很小,年產量約600公斤,價格高,尤以春茶、冬茶為最。產量不多,僅在恆春鎮內的茶莊才可買到。由於氣候與土質的影響,港口茶的最大特色是苦味重、濃度高、耐泡,而且馥郁清香,飲後回味無窮,茶味獨特與眾不同,且據說加冰糖飲用後有治療咳嗽感冒的奇效,還成為墾丁國家公園名產之一呢。
西瓜:
恆春半島近幾年在四重溪與楓港溪河床上,利用冬季落山風季節種植西瓜,是台灣唯一冬天產西瓜的地方,紅紅的西瓜肉如同恆春半島的火紅太陽一樣熱情,本地所產西瓜甜脆多汁,口感極佳。因此,恆春三寶已有人逐漸以西瓜取代港口茶。
小鎮風光
恆春古城沿線風景迷人,除了遠眺三台山、虎頭山等風光景緻,以及欣賞古城門和城牆之外,恆春鎮內還有百年老街、檳榔街、恆春八景等地可遊覽,使得位處臺灣最南端的恆春鎮處處充滿古意,令人發思古幽情。
恆春八景:
- 為清朝總兵梁燕所做八景詩而有「恆春八景」之稱,八景詩:「貓鼻龜蛇峙海邊,三台高聳入雲巔。龍霪雨化潭心同,虎嘯風清岫口煙。牛背躬耕歸野徑,馬鞍誰著出塵鞭。千秋洞鑒封侯蹟,雄鎮東南半璧天。」
- 貓鼻龜蛇峙海邊:意指「貓鼻頭」,因珊瑚礁岩受浪潮沖刷侵蝕,狀似一隻貓蹲伏於海上而得名;由於位在台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交會處,風浪海流變化大,常可見浪濤衝擊海岸浪花飛揚,蔚為奇觀。龜山和蛇山則呈對峙之姿,聳立於今海生館附近的出海口。
- 三台高聳入雲巔潭:指的是三台山,站在恆春古城東門上向東眺望,可以看見三個山峰相連,那就是三台山,三台山的命名也由此而來。
- 龍吟雨化潭心月:指的是龍鑾潭,潭水面積175公頃,是恆春半島地區最大的內陸湖泊,寬廣的湖面、倒映的藍天或晚霞景緻、構成了最動人心弦的風景畫。
- 千秋洞鑑封猴績:指的是猴洞山,猴洞山位於西門旁,為高20公尺之珊瑚礁岩,原為猿猴棲息之地,故名猴洞山。
- 虎嘯風清岫口煙:指的是虎頭山。
- 牛背躬耕歸野徑:指的是赤牛嶺,赤牛嶺是恆春東門外的一塊台地,是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所形成,居高臨下,可以鳥瞰恆春縱谷平原,北至車城,南至鵝鑾鼻,視野絕佳。
- 馬鞍誰著出塵鞭:指的是馬鞍山,位於馬鞍山南麓的南灣,在日據時期是漁穫豐富的捕鯨場。
- 雄振東南半壁天:指的是關山,關山又名高山巖,由珊瑚礁岩所組成,關山最有名的景觀就是關山夕照,夕陽西下時,天空及海面全染成一片紅霞。
恆春古城門
恆春古城是臺灣現存最完整的古城。自西元1875年興工至今已近140年歷史。經歷過無數次天災人禍,古城早已非當初原貌。內政部原於西元1979年(民國68年)暫定為一級古蹟,後來因為現況修復有缺失,復於西元1985年(民國74年)公告指定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。
恆春建城的主因在於軍事防禦和國防考量。始建於西元1875年(清光緒元年),至西元1879年(清光緒五年)竣工。城址是由擅長堪輿風水術的官員劉璈所選定,以猴洞山為龍脈,分別於東西南北建置四座城門,均設有砲台,城牆外有護城河圍繞,四邊並有庇佑城池的群山層巒。東西兩邊以龍鑾山(左青龍)和虎頭山(右白虎)為左右護衛;南邊面向西屏山,猶如案桌在前(前朱雀);北邊背倚三台山當靠山(後玄武)。恆春古城可以說是將堪輿學中的「四勢」運用於臺灣縣城之最佳實例。
被列為國家重要古蹟的恆春古城門,其構造有何特殊之處呢?
試以恆春古城中的東門城說明如下:
城牆:又稱城垣。以三合土「糯米糊、蔗糖漿、牡蠣殼灰」為材料夯築而成,採用最古老的築城工法「版築夯工法」建築。現今城牆表面可看出明顯水平線條,為當時一層一層夯築時,所留下的模板痕跡。
城門:恆春共有東、西、南、北4座城門。上面造「城樓」、下方開「門洞」。四座城樓皆已壞損,現今所見東門和南門的城樓非原貌,而是後來重建的。
門額:四座城門的門額大小雖不一,但均採用玄武岩為建材,且字體陰刻,門額均加上框飾,以咾咕灰漿粉飾並施彩繪。
砲台:是城牆突出的部分,上方可以放置大砲。恆春古城的四個城門都各有一座砲台,其上置放大砲四門,其中兩門朝向正前方擺放,另兩門則一門向左、一門向右各傾協45度角向前。砲口基座以花崗石為材料,用以承受砲火的後座力。
城壕:即是護城河,主要功能為增強防禦性。挖掘壕溝所取出的土方則可以再利用,作為築城用土。目前城壕多已填實或作為排水溝之用,僅剩東門城外尚可見城壕遺跡。
雉堞:即為「城垛」,指的是城牆上的突出物,除了讓原本單調的城牆更具有造型之外,也兼顧了實質防禦的功能。城垜中央留有方形射孔,使射擊者射擊時能掩體躲藏於後,增加攻守優勢。在恆春古城中,唯一保留立於城牆的雉堞,只有西門城台側僅剩一垜而已。現今所見城垜多為西元1980年(民國79年)後整修重建的。
慢道:又名「踏道」,即登城的通道。目前以西門和北門的登城慢道保持較為完整。
馬道:是城牆上供通行的路面。恆春縣城的馬道以閩南磚丁字鋪設。
女牆:位於外牆垣上,高度及腰,作用與欄杆相似。
紅樹林濕地生態公園
紅樹林復育濕地公園,位於大鵬灣西方,佔地約13.5公頃,主要作為紅樹林復育使用,鄰近社區家庭污水及養殖廢水利用自然重力流方式排入,經濕地內紅樹林植物吸收利用後,也能達到淨化效果,並且由於豐富紅樹林生態系統,建構出生態旅遊價值。
鳥類:
大鵬灣人工濕地的棲地穩定性已越來越高。目前有大量鷺科跟鷸鴴科鳥類在此築巢。還有其他鳥種時常出現,已逐漸形成穩定生態圈。目前出現之鳥類包括候鳥、過境鳥、留鳥等皆有。鳥種以喜於泥灘濕地活動的鷺科,鷸鴴科及秧雞科為主,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鷺科鳥類,包括小白鷺、中白鷺、大白鷺、夜鷺、蒼鷺及黃小鷺等;鷸鴴科鳥類則以鷸科的雲雀鷸、青足鷸及鴴科的東方環頸鴴、小環頸鴴較多,另外反嘴鷸科的高蹺鷸及秧雞科的紅冠水雞數量也很多。
據調查,大鵬灣人工濕地群常見的鳥類有:小白鷺、蒼鷺、高蹺鴴、黃小鷺、栗小鷺、小環頸鴴、東方環頸鴴、鷹斑鷸、棕三趾鶉、白鶺鴒、小綠鴆、黃鶺鴒、赤腹鶇、黑枕藍鶲、藍磯鶇、大白鷺、中白鷺、黃頭鷺、金斑鴴、彎嘴濱鷸、鳳頭燕鷗、豆雁、大葦鶯、野鴝、黃尾鴝、小鷿鵜、翠鳥、紅冠水雞、澤鳬、翻石鷸、赤膀鴨、赤頸鴨、小水鴨、黃足鷸、赤足鷸、綠頭鴨等。
招潮蟹:
大鵬灣目前常見的招潮蟹有:網紋招潮蟹、白扇招潮蟹、北方凹指招潮蟹、三角招潮蟹等。招潮蟹英文稱fiddler crab,意為「拉小提琴的蟹」,在臺灣也有人暱稱招潮蟹為「濕地上的提琴手」。雄性招潮蟹有一隻明顯而巨大的大螯,這大螯伸展長度幾可達身體甲長之3倍。招潮蟹體色會隨時間及潮汐變化而改變,白天體色較深、夜間體色較淡。招潮蟹不能適應過於乾燥之環境,多棲息於大鵬灣之潮間帶,紅樹林區、灣口岸邊等泥灘地。
網紋招潮蟹:就是弧邊招潮蟹,是台灣產招潮蟹中體型最大的,喜出沒於潮濕的泥灘地,特別是紅樹林旁的泥濘處,是最典型的「紅樹林下的提琴手」。之所以稱為「網紋招潮蟹」,乃因其背甲褐色,常有深色的網狀花紋而得名。大螯掌節為橙紅色。閩南語俗名「大栱仙」。
白扇招潮蟹:就是乳白招潮蟹。因閩南語稱其為「夯白扇仔」,因此而有「白扇招潮蟹」的稱呼。白色為最典型的體色,但除了大螯白色較為固定之外,其餘部位的顏色也會有白、黃、紅、灰、黑的變化。
北方凹指招潮蟹:就是北方招潮蟹。閩南語俗名跟弧邊招潮蟹相同,都叫「大栱仙」。最明顯的特徵是大螯不動指基部有一很深的凹缺,像是把老虎鉗,因此才有「北方凹指招潮蟹」之稱。
三角招潮蟹:是台灣產最迷你的招潮蟹,最大甲寬僅約1.5 公分。
彈塗魚:
全身泥灰色,在泥地裡擁有天然的保護色,靜態時不容易被發現,但只要牠一行走或彈跳,就「破功」了,很容易被「鎖定」觀察。彈塗魚是水陸兩棲的魚類,眼睛凸凸的,在水中可以用鰓呼吸,在泥灘地上還可以用濕潤的皮膚進行氣體交換,所以平常喜歡在泥地與水面交界處或是紅樹林下休息,漲潮時會表演爬樹功,還能用尾巴在水面上彈來跳去,而且除了會彈跳之外,也可以用牠大且有肉的胸鰭在泥灘上爬行。身長大約有六公分。觀察這種可愛小動物的舉動,常常令大人小孩都著了迷,忘了返家時間。
植物類:
本地特色植物首推紅樹林。紅樹林是一群生長在海河沿岸或海河交會處的高木或灌木,多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。這些植物通常具有耐鹽、防風、定砂、緩流、消浪、淨化水質、保護堤岸、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、美化環境等功能。屬於馬鞭草科的海茄苳,是本地強勢種類,主要集中分布於東港第一排水溝、尖美小鎮、林邊排水溝、大鵬灣各濕地公園內及大鵬灣域部份沿岸。
大鵬灣人工濕地中,植栽種類以濱海植物與紅樹林植物為主,常見的植物種類又可概分為水生植物與陸上植物兩種。
水生植物:紅樹林(包括海茄苳、欖李、水筆仔、紅海欖、土沉香、銀葉樹)、雙穗雀稗、細基龍鬚菜、流蘇菜、濱水菜等。
陸上植物:穗花棋盤腳、雀榕、正榕、稜果榕、臺灣欒樹、水黃皮、緬梔、黃槿、蒲葵、欖仁、血桐、大葉山欖、台灣海桐、巴西乳香、海檬果、可可椰子、苦楝、珊瑚樹、白水木、毛柿、麵包樹、臺灣海棗、紅刺林投、春不老、臭娘子、單花蟛蜞菊、蔓性馬纓丹、蘄艾、馬纓丹、千頭木麻黃、葳氏鐵莧、 鐵冬青、黃金柿、苦林盤、鹵蕨、繖楊、蓮葉桐、冬青菊、海芙蓉、馬齒莧、草海桐、馬鞍藤、海雀稗、蘆葦、野牽牛、台灣濱藜、鹽定等。
鳥類:
大鵬灣人工濕地的棲地穩定性已越來越高。目前有大量鷺科跟鷸鴴科鳥類在此築巢。還有其他鳥種時常出現,已逐漸形成穩定生態圈。目前出現之鳥類包括候鳥、過境鳥、留鳥等皆有。鳥種以喜於泥灘濕地活動的鷺科,鷸鴴科及秧雞科為主,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鷺科鳥類,包括小白鷺、中白鷺、大白鷺、夜鷺、蒼鷺及黃小鷺等;鷸鴴科鳥類則以鷸科的雲雀鷸、青足鷸及鴴科的東方環頸鴴、小環頸鴴較多,另外反嘴鷸科的高蹺鷸及秧雞科的紅冠水雞數量也很多。
據調查,大鵬灣人工濕地群常見的鳥類有:小白鷺、蒼鷺、高蹺鴴、黃小鷺、栗小鷺、小環頸鴴、東方環頸鴴、鷹斑鷸、棕三趾鶉、白鶺鴒、小綠鴆、黃鶺鴒、赤腹鶇、黑枕藍鶲、藍磯鶇、大白鷺、中白鷺、黃頭鷺、金斑鴴、彎嘴濱鷸、鳳頭燕鷗、豆雁、大葦鶯、野鴝、黃尾鴝、小鷿鵜、翠鳥、紅冠水雞、澤鳬、翻石鷸、赤膀鴨、赤頸鴨、小水鴨、黃足鷸、赤足鷸、綠頭鴨等。
招潮蟹:
大鵬灣目前常見的招潮蟹有:網紋招潮蟹、白扇招潮蟹、北方凹指招潮蟹、三角招潮蟹等。招潮蟹英文稱fiddler crab,意為「拉小提琴的蟹」,在臺灣也有人暱稱招潮蟹為「濕地上的提琴手」。雄性招潮蟹有一隻明顯而巨大的大螯,這大螯伸展長度幾可達身體甲長之3倍。招潮蟹體色會隨時間及潮汐變化而改變,白天體色較深、夜間體色較淡。招潮蟹不能適應過於乾燥之環境,多棲息於大鵬灣之潮間帶,紅樹林區、灣口岸邊等泥灘地。
網紋招潮蟹:就是弧邊招潮蟹,是台灣產招潮蟹中體型最大的,喜出沒於潮濕的泥灘地,特別是紅樹林旁的泥濘處,是最典型的「紅樹林下的提琴手」。之所以稱為「網紋招潮蟹」,乃因其背甲褐色,常有深色的網狀花紋而得名。大螯掌節為橙紅色。閩南語俗名「大栱仙」。
白扇招潮蟹:就是乳白招潮蟹。因閩南語稱其為「夯白扇仔」,因此而有「白扇招潮蟹」的稱呼。白色為最典型的體色,但除了大螯白色較為固定之外,其餘部位的顏色也會有白、黃、紅、灰、黑的變化。
北方凹指招潮蟹:就是北方招潮蟹。閩南語俗名跟弧邊招潮蟹相同,都叫「大栱仙」。最明顯的特徵是大螯不動指基部有一很深的凹缺,像是把老虎鉗,因此才有「北方凹指招潮蟹」之稱。
三角招潮蟹:是台灣產最迷你的招潮蟹,最大甲寬僅約1.5 公分。
彈塗魚:
全身泥灰色,在泥地裡擁有天然的保護色,靜態時不容易被發現,但只要牠一行走或彈跳,就「破功」了,很容易被「鎖定」觀察。彈塗魚是水陸兩棲的魚類,眼睛凸凸的,在水中可以用鰓呼吸,在泥灘地上還可以用濕潤的皮膚進行氣體交換,所以平常喜歡在泥地與水面交界處或是紅樹林下休息,漲潮時會表演爬樹功,還能用尾巴在水面上彈來跳去,而且除了會彈跳之外,也可以用牠大且有肉的胸鰭在泥灘上爬行。身長大約有六公分。觀察這種可愛小動物的舉動,常常令大人小孩都著了迷,忘了返家時間。
植物類:
本地特色植物首推紅樹林。紅樹林是一群生長在海河沿岸或海河交會處的高木或灌木,多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。這些植物通常具有耐鹽、防風、定砂、緩流、消浪、淨化水質、保護堤岸、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、美化環境等功能。屬於馬鞭草科的海茄苳,是本地強勢種類,主要集中分布於東港第一排水溝、尖美小鎮、林邊排水溝、大鵬灣各濕地公園內及大鵬灣域部份沿岸。
大鵬灣人工濕地中,植栽種類以濱海植物與紅樹林植物為主,常見的植物種類又可概分為水生植物與陸上植物兩種。
水生植物:紅樹林(包括海茄苳、欖李、水筆仔、紅海欖、土沉香、銀葉樹)、雙穗雀稗、細基龍鬚菜、流蘇菜、濱水菜等。
陸上植物:穗花棋盤腳、雀榕、正榕、稜果榕、臺灣欒樹、水黃皮、緬梔、黃槿、蒲葵、欖仁、血桐、大葉山欖、台灣海桐、巴西乳香、海檬果、可可椰子、苦楝、珊瑚樹、白水木、毛柿、麵包樹、臺灣海棗、紅刺林投、春不老、臭娘子、單花蟛蜞菊、蔓性馬纓丹、蘄艾、馬纓丹、千頭木麻黃、葳氏鐵莧、 鐵冬青、黃金柿、苦林盤、鹵蕨、繖楊、蓮葉桐、冬青菊、海芙蓉、馬齒莧、草海桐、馬鞍藤、海雀稗、蘆葦、野牽牛、台灣濱藜、鹽定等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